2023年11月8日 星期三

歲、年、月、日、季的起始

  

一歲、一月、一日的開始本來均是從「最黑暗時」開始。

從「子月」開始
陰曆月 / 朔望月從「初一」開始
從「子時」開始

1 歲 12 節氣月,
本來由最黑暗的「子月」開始
1 朔望月 29/30 日,
由最黑暗的「初一日」開始
1 日 12 時,
由最黑暗的「子時」開始
子月下半部:冬至
(最黑暗)
朔:初一
(最黑暗)
子時下半部:12am-1am
(最黑暗)
丑月:小寒、大寒
丑時:1am-3am
寅月:立春、雨水
寅時:3am-5am
卯月:驚蟄、春分
(暗明各半)
上弦:初七 / 初八 / 初九 / 初十
(暗明各半)
卯時:5am-7am
(暗明各半)
辰月:清明、穀雨
辰時:7am-9am
巳月:立夏、小滿
巳時:9am-11am
午月:芒種、夏至
(最光明)
望:十五 / 十六 / 十七
(最光明)
午時:11am-1pm
(最光明)
未月:小暑、大暑
未時:1pm-3pm
申月:立秋、處暑
申時:3pm-5pm
酉月:白露、秋分
(明暗各半)
下弦:廿三 / 廿四
(明暗各半)
酉時:5pm-7pm
(明暗各半)
戌月:寒露、霜降
戌時:7pm-9pm
亥月:立冬、小雪
亥時:9pm-11pmm
子月上半部:大雪
(最黑暗)
子時上半部:11pm-12am
(最黑暗)

0
最黑暗
½
暗明各半
1
最光明
½
明暗各半
0
最黑暗





中國,季節是將一歲平均分為四份,「最黑暗時」為「冬季的中間」,「最光明時」為「夏季的中間」。節氣是將一歲平均分為廿四份,每季六個節氣,四季分別從「立春」、「立夏」、「立秋」、「立冬」開始

歲從「最黑暗時」開始即是從「冬季的中間」(子月)開始。將延後兩個月(從「子月」延至「寅月」)開始便形成從「春季」開始(「春季」從「立春」開始)。

「最黑暗時為冬季的中間,最光明時為夏季的中間」是中國設定四季的方法,西方 / 天文上則並非這樣設定。西方 / 天文上「以最黑暗時為冬季的開始,以最光明時為夏季的開始」,每季的開始較中國遲個半月(半季),四季分別從「春分」、「夏至」、「秋分」、「冬至」開始

「子月」「立春」開始
陰曆月 / 朔望月從「初一」開始
從「子時」開始
中國四季分別從「立春」、「立夏」、「立秋」、「立冬」開始
西方 / 天文上四季分別從「春分」、「夏至」、「秋分」、「冬至」開始

 
 
中國
24 節氣
黃經
天文
1 歲 4 季,
由「立春」開始
1 季 3 節氣月
12 節氣  
  12 中氣
一周 360º
1 季 3 星座
1 回歸年 4 季,
由「0º」開始
春季
少陽
孟春
寅月
立春  
315º
  雨水
330º
仲春
卯月
(暗明各半)
驚蟄  
345º
  春分
白羊  
Spring
季春
辰月
清明  
15º
  穀雨
30º
 金牛 
夏季
太陽
孟夏
巳月
立夏  
45º
  小滿
60º
  雙子
仲夏
午月
(最光明)
芒種  
75º
  夏至
90º
巨蟹  
Summer
季夏
未月
小暑  
105º
  大暑
120º
 獅子 
秋季
少陰
孟秋
申月
立秋  
135º
  處暑
150º
  處女
仲秋
酉月
(明暗各半)
白露  
165º
  秋分
180º
天秤  
Autumn
季秋
戌月
寒露  
195º
  霜降
210º
 天蠍 
冬季
太陰
孟冬
亥月
立冬  
225º
  小雪
240º
  人馬
仲冬
子月
(最黑暗)
大雪  
255º
  冬至
270º
山羊  
Winter
季冬
丑月
小寒  
285º
  大寒
300º
 水瓶 
立春  
315º
  雨水
330º
  雙魚
驚蟄  
345º
 
 
from 香港聯合國教科文之友
from 香港天文台




「冬至」被設定必在冬月(十一月),以令「正月初一」與「立春」不會偏離太多。中國的開始是從「正月初一」開始,即大約從「春季」開始,與一歲的開始相近。

西曆的開始是從「一月一日」開始,跟太陽、月亮的位置並沒有關係,每的開始是從「一日」開始,也跟太陽、月亮的位置沒有關係。

「子月」「立春」開始
陰曆月 / 朔望月從「初一」開始
從「子時」開始
中國四季分別從「立春」、「立夏」、「立秋」、「立冬」開始
西方 / 天文上四季分別從「春分」、「夏至」、「秋分」、「冬至」開始
中國年從「正月初一」開始
西曆年從「一月一日」開始
西曆月從「一日」開始




中國的歲、節氣、年、月若不是跟太陽的位置掛鈎,便是跟月亮的位置掛鈎,不是一般人能計算出來,必須由天文台測量後公佈出來。

西曆的年、月跟太陽、月亮的位置沒有關係,簡單易計,一般人均能計算出來。

復活節同時跟太陽的位置及月亮的位置掛鈎,日期不是一般人能計算出來,必須待天文台測量並公佈了相關數據後才能確定。

「冬大過年」亦即「歲大過年」,亦即「太陽重要過月亮」,亦即「節氣重要過初一十五」。「歲」的長度較穩定,不是 365 天便是 366 天,「年」的長度較飄忽,可長達 385 天,也可短至 353 天。


2023年8月8日 星期二

撲朔迷離,雄雌難辨

  

實際上用干支紀年,正確的說法應該叫紀「歲」。
年與歲是有差別的。
原本是紀歲,所以才說「歲次」某某。
一般都是前面的朝代的具體年號來標明年,後面干支來標明歲。例如:「唐永徽 4 年,歲次癸丑」、「清光緒 20 年,歲次甲午」、「民國 112 年,歲次癸卯」、「公元 2023 年,歲次癸卯」
干支後寫個「年」字是不正確的。
https://kknews.cc/news/9p4rxb.html
https://kknews.cc/culture/5x98n2.html
https://kknews.cc/culture/ogj6b2p.html
https://kknews.cc/culture/x3p3329.html



(可視作先生、雄)
(可視作小姐、雌)
癸卯歲(癸卯先生、雄兔)
2023-02-04(立春)至 2024-02-03(365 天)
癸卯年(癸卯小姐、雌兔)
2023-01-22(正月初一)至 2024-02-09(384 天)
甲辰歲(甲辰先生、雄龍)
2024-02-04(立春)至 2025-02-02(365 天)
甲辰年(甲辰小姐、雌龍)
2024-02-10(正月初一)至 2025-01-28(354 天)
乙巳歲(乙巳先生、雄蛇)
2025-02-03(立春)至 2026-02-03(366 天)
乙巳年(乙巳小姐、雌蛇)
2025-01-29(正月初一)至 2026-02-16(384 天)
丙午歲(丙午先生、雄馬)
2026-02-04(立春)至 2027-02-03(365 天)
丙午年(丙午小姐、雌馬)
2026-02-17(正月初一)至 2027-02-05(354 天)
丁未歲(丁未先生、雄羊)
2027-02-04(立春)至 2028-02-03(365 天)
丁未年(丁未小姐、雌羊)
2027-02-06(正月初一)至 2028-01-25(354 天)
戊申歲(戊申先生、雄猴)
2028-02-04(立春)至 2029-02-02(365 天)
戊申年(戊申小姐、雌猴)
2028-01-26(正月初一)至 2029-02-12(384 天)
己酉歲(己酉先生、雄雞)
2029-02-03(立春)至 2030-02-03(366 天)
己酉年(己酉小姐、雌雞)
2029-02-13(正月初一)至 2030-02-02(355 天)
庚戌歲(庚戌先生、雄狗)
2030-02-04(立春)至 2031-02-03(365 天)
庚戌年(庚戌小姐、雌狗)
2030-02-03(正月初一)至 2031-01-22(354 天)
辛亥歲(辛亥先生、雄豬)
2031-02-04(立春)至 2032-02-03(365 天)
辛亥年(辛亥小姐、雌豬)
2031-01-23(正月初一)至 2032-02-10(384 天)
壬子歲(壬子先生、雄鼠)
2032-02-04(立春)至 2033-02-02(365 天)
壬子年(壬子小姐、雌鼠)
2032-02-11(正月初一)至 2033-01-30(355 天)
癸丑歲(癸丑先生、雄牛)
2033-02-03(立春)至 2034-02-03(366 天)
癸丑年(癸丑小姐、雌牛)
2033-01-31(正月初一)至 2034-02-18(384 天)
甲寅歲(甲寅先生、雄虎)
2034-02-04(立春)至 2035-02-03(365 天)
甲寅年(甲寅小姐、雌虎)
2034-02-19(正月初一)至 2035-02-07(354 天)




《木蘭辭》
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兩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https://zh.wikipedia.org/zh-hk/%E6%9C%A8%E8%98%AD%E8%A9%A9
https://fanti.dugushici.com/ancient_proses/70521
https://ppfocus.com/0/cueff9104.html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3258666


《情書》藤井樹
https://zh.wikipedia.org/zh-hk/%E6%83%85%E4%B9%A6_(%E7%94%B5%E5%BD%B1)
https://moviemoney.pixnet.net/blog/post/394580926-%E3%80%8A%E6%83%85%E6%9B%B8%E3%80%8B%EF%BC%8C
男藤井樹女藤井樹中學時為同班同學
男藤井樹渡邊博子(與女藤井樹相貎相同)為未婚夫妻
男藤井樹意外死亡
渡邊博子(與女藤井樹相貎相同)寄信去男藤井樹中學學校給藤井樹(沒寫稱謂)
女藤井樹收到渡邊博子(與女藤井樹相貎相同)寄給藤井樹(沒寫稱謂)的信
女藤井樹回信給渡邊博子(與女藤井樹相貎相同)




1903 年,劉鶚編刊第一部關於甲骨文的作品《鐵雲藏龜》,在〈自序〉中提到「龜版己亥歲出土。」己亥以甲子推算是公元 1899 年。
https://www.wenweipo.com/a/202303/17/AP64137e86e4b0b6003c01c49f.html
https://www2.ihp.sinica.edu.tw/file/5041wIhKxLr.pdf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79293-1301876.html?mobile=1
https://www.wiki2.zh-cn.nina.az/%E7%94%B2%E9%AA%A8%E5%8D%9C%E8%BE%9E.html
https://m.sohu.com/a/393669047_162926/?pvid=000115_3w_a


己亥歲二首
https://baike.baidu.hk/item/%E5%B7%B1%E4%BA%A5%E6%AD%B2%E4%BA%8C%E9%A6%96/5140358


10. … 先大父宦京師家大人宦京師至小子三世百年矣以己亥歲四月二十三日出都
47. … 嘉慶王申歲校書武英殿是平生為校讐之學之始
56. … 戊子歲成尚書序大義一卷太誓答問一卷尚書馬氏家法一卷
57. … 癸巳歲成左氏春秋服杜補義一卷其劉歆竄益左氏顯然有迹者為左氏決疣一卷
67. … 年十六讀四庫提要是平生為目錄之學之始壬午歲不戒於火所蒐羅七閣未收之書燼者什八九
70. … 癸巳歲成西漢君臣稱春秋之義考一卷助予整齊之者同縣朱孝廉以升
75. … 年十九始倚聲填詞壬午歲勒為六卷今頗悔存之
76. … 庚辰歲為西域置行省議東南罷番舶議兩篇有謀合琹之者
136. … 夢顧千里有𠆦憶己丑歲與君書訂五年相見君報書云敢不忍死以待子竟爽約君以甲午春死矣
https://ctext.org/wiki.pl?if=gb&chapter=578595
https://www.douban.com/note/754967530/?_i=1475392XdBHoRP


3. 元初承用金《大明曆》,庚辰歲,... 且以中元庚午歲,... 推上元庚午歲天正十一月壬戌朔,...
9. 推至元十四年丁丑歲冬至
10. … 得癸卯日辰初三刻為丁丑歲冬至。此取至前後四日景。
15. 推十五年戊寅歲夏至
20. 推十五年戊寅歲冬至
21. 得戊申日未初三刻為戊寅歲冬至。此取至前後十日景。
26. 推十六年己卯歲夏至
34. 推十六年己卯歲冬至
44. 右以累年推測到冬夏二至時刻為準,定擬至元十八年辛巳歲前冬至,...
50. 《大衍》《宣明》《紀元》《統天》《大明》《授時》獻公十五年戊寅歲,正月甲寅朔旦冬至。
51. … 僖公五年丙寅歲,正月辛亥朔旦冬至。
52. … 昭公二十年己卯歲,正月己丑朔旦冬至。
53. … 宋元嘉十二年乙亥歲,十一月十五日戊辰景長。
54. … 元嘉十三年丙子歲,十一月二十六日甲戌景長。
55. … 元嘉十五年戊寅歲,十一月十八日甲申景長。
56. … 元嘉十六年己卯歲,十月二十九日己丑景長。
57. … 元嘉十七年庚辰歲,十一月初十日甲午景長。
58. … 元嘉十八年辛巳歲,十一月二十一日己亥景長。
59. … 元嘉十九年壬午歲,十一月初三日乙巳景長。
60. … 大明五年辛丑歲,十一月乙酉冬至。
61. … 陳天嘉六年乙酉歲,十一月庚寅景長。
62. … 光大二年戊子歲,十一月乙巳景長。
63. … 太建四年壬辰歲,十一月二十九日丁卯景長。
64. … 太建六年甲午歲,十一月二十日丁丑景長。
65. … 太建九年丁酉歲,十一月二十三日壬辰景長。
66. … 太建十年戊戌歲,十一月五日戊戌景長。
67. … 隋開皇四年甲辰歲,十一月十一日己巳景長。
68. … 開皇五年乙巳歲,十一月二十二日乙亥景長。
69. … 開皇六年丙午歲,十一月三日庚辰景長。
70. … 開皇七年丁未歲,十一月十四日乙酉景長。
71. … 開皇十一年辛亥歲,十一月二十八日丙午景長。
72. … 開皇十四年甲寅歲,十一月辛酉朔旦冬至。
73. … 唐貞觀十八年甲辰歲,十一月乙酉景長。
74. … 貞觀二十三年己酉歲,十一月辛亥景長。
75. … 龍朔二年壬戌歲,十一月四日己未至戊午景長。
76. … 儀鳳元年丙子歲,十一月壬申景長。
77. … 永淳元年壬午歲,十一月癸卯景長。
78. … 開元十年壬戌歲,十一月癸酉景長。
79. … 開元十一年癸亥歲,十一月戊寅景長。
80. … 開元十二年甲子歲,十一月癸未冬至。
81. … 宋景德四年丁未歲,十一月戊辰日南至。
82. … 皇祐二年庚寅歲,十一月三十日癸丑景長。
83. … 元豐六年癸亥歲,十一月丙午景長。
84. … 元豐七年甲子歲,十一月辛亥景長。
85. … 元祐三年戊辰歲,十一月壬申景長。
86. … 元祐四年己巳歲,十一月丁丑景長。
87. … 元祐五年庚午歲,十一月壬午冬至。
88. … 元祐七年壬申歲,十一月癸巳冬至。
89. … 元符元年戊寅歲,十一月甲子冬至。
90. … 崇寧三年甲申歲,十一月丙申冬至。
91. … 紹熙二年辛亥歲,十一月壬申冬至。
92. … 慶元三年丁巳歲,十一月癸卯日南至。
93. … 嘉泰三年癸亥歲,十一月甲戌日南至。
94. … 嘉定五年壬申歲,十一月壬戌日南至。
95. … 紹定三年庚寅歲,十一月丙申日南至。
96. … 淳祐十年庚戌歲,十一月辛巳日南至。
97. … 本朝至元十七年庚辰歲,十一月己未夜半後六刻冬至。
100. 今按獻公十五年戊寅歲正月甲寅朔旦冬至,... 至僖公五年丙寅歲正月辛亥朔旦冬至,... 下至昭公二十年己卯歲正月己丑朔旦冬至,... 謂劉宋元嘉十三年丙子歲十一月甲戌日南至,... 大明五年辛丑歲十一月乙酉冬至,... 陳太建四年壬辰歲十一月丁卯景長,... 太建九年丁酉歲十一月壬辰景長,... 開皇十一年辛亥歲十一月丙午景長,... 至開皇十四年甲寅歲十一月辛酉冬至... 其開皇十四年甲寅歲冬至,... 唐貞觀十八年甲辰歲十一月乙酉景長,... 貞觀二十三年己酉歲十一月辛亥景長,... 其景德丁未歲戊辰日南至,... 嘉泰癸亥歲甲戌日南至,...
104. 宋文帝元嘉十九年壬午歲十一月乙巳日十一刻冬至,距本朝至元十七年庚辰歲,計八百三十八年。... 《授時》上考元嘉壬午歲冬至,得乙巳,與元嘉合。
105. 隋大業三年丁卯歲十一月庚午日五十二刻冬至,距至元十七年庚辰歲,計六百七十三年。... 《授時》上考大業丁卯歲冬至,得庚午,與《皇極》合。
106. 唐武德元年戊寅歲十一月戊辰日六十四刻冬至,距至元十七年庚辰歲,計六百六十二年。... 《授時曆》上考武德戊寅歲,得戊辰冬至,與《戊寅曆》合。
107. 開元十五年丁卯歲十一月己亥日七十二刻冬至,距至元十七年庚辰歲,計五百五十三年。... 《授時曆》上考開元丁卯歲,得己亥冬至,與《大衍曆》合,先四刻。
108. 長慶元年辛丑歲十一月壬子日七十六刻冬至,距至元十七年庚辰歲,計四百五十九年。... 《授時曆》上考長慶辛丑歲,得壬子冬至,與《宣明曆》合。
109. 宋太平興國五年庚辰歲十一月丙午日六十三刻冬至,距至元十七年庚辰歲,計三百年。... 《授時曆》上考太平興國庚辰歲,得丙午冬至,與《乾元》合。
110. 咸平三年庚子歲十一月辛卯日五十三刻冬至,距至元十七年庚辰歲,計二百八十年。... 《授時》上考咸平庚子歲,得辛卯冬至,與《儀天》合。
111. 崇寧四年乙酉歲十一月辛丑日六十二刻冬至,距至元十七年庚辰歲,計一百七十五年。... 《授時曆》上考崇寧乙酉歲,得辛丑日冬至,與《紀元曆》合,先二刻。
112. 金大定十九年己亥歲十一月己巳日六十四刻冬至,距至元十七年庚辰歲,計一百一年。... 《授時曆》上考大定己亥歲,己巳冬至,與《大明曆》合,先九刻。
113. 慶元四年戊午歲十一月己酉日一十七刻冬至,距至元十七年庚辰歲,計八十二年。... 《授時曆》上考慶元戊午歲,得己酉日冬至,與《統天曆》合。
117. … 仍自其年正月至己卯歲終,...
https://ctext.org/wiki.pl?if=en&chapter=388051
https://zh.wikisource.org/zh-hant/%E6%AC%BD%E5%AE%9A%E5%8F%A4%E4%BB%8A%E5%9C%96%E6%9B%B8%E9%9B%86%E6%88%90/%E6%9B%86%E8%B1%A1%E5%BD%99%E7%B7%A8/%E6%9B%86%E6%B3%95%E5%85%B8/%E7%AC%AC035%E5%8D%B7






2023年5月6日 星期六

陽曆月與陰曆月

  

公曆
農曆
陽曆部分
陰曆部分

陽曆月 / 節氣月

陰曆月 / 朔望月

1 年有 12 個月
1 歲有 12 個
陽曆月 / 節氣月
1 年有 12 或 13 個
陰曆月 / 朔望月
1 個月有 28-31 日
1 個月有 29-32 日
1 個月有 29-30 日
12 個月有 365 或 366 日
12 個月有 365 或 366 日
12 個月有 353-355 日
13 個月有 383-385 日
1 月
2 月
3 月
4 月
5 月
6 月
7 月
8 月
9 月
10 月
11 月
12 月
✕寅月(立春、雨水)
✕卯月(驚蟄、春分)
✕辰月(清明、穀雨)
✕巳月(立夏、小滿)
✕午月(芒種、夏至)
✕未月(小暑、大暑)
✕申月(立秋、處暑)
✕酉月(白露、秋分)
✕戌月(寒露、霜降)
✕亥月(立冬、小雪)
✕子月(大雪、冬至)
✕丑月(小寒、大寒)
正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冬月
臘月
閏✕月
19 年
(228 個月)
=
19 歲
(228 個陽曆月)
=
19 年
(235 個陰曆月)




百度百科
https://baike.baidu.hk/item/%E6%9C%88%E5%BB%BA/9782272
月建,是指十二支而言,如建子、建丑、建寅等等。
「建」代表北斗七星斗柄頂端的指向。
干支曆將一歲劃分為十二辰,斗柄旋轉而依次指為十二辰(十二月令),稱為「十二月建」。十二月建是依據二十四節氣而來的節氣月
斗柄旋轉一圈(從立春到下一立春),謂之一十二月建,「十二月建」是干支曆法的基本內容,依據北斗星斗柄的指向確定。
北斗星斗柄繞東、南、西、北旋轉一圈謂之一歲(攝提),干支曆法將一歲劃分為十二辰(或「十二月令」),每月令含兩個節氣,斗柄旋轉而依次指向「十二辰」,稱為「十二月建」。十二月建亦即是十二個節氣月


中文百科
https://www.newton.com.tw/wiki/%E5%8D%81%E4%BA%8C%E6%9C%88%E5%BB%BA/6666699
十二月建是依據二十四節氣而來的節氣月,是陽曆月,不同於陰曆月(朔望,分為初一十五等),配十二地支,如建子、建丑、建寅等等。
十二月建(十二月令)的劃分不是以農曆每月初一為分界線,而是以節令為準,以立春、驚蟄、清明、立夏、芒種、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小寒(二十四節氣中的節),作為寅月、卯月、辰月、巳月、午月、未月、申月、酉月、戌月、亥月、子月、丑月之始。






2023年2月4日 星期六

年、歲的分別

  

公曆
農曆
陽曆部分
陰曆部分

「1 月 1 日」至
「12 月 31 日」
「冬至」至「冬至前一日」
/
「立春」至「立春前一日」
「正月初一」至「除夕」
1 年有 365 或 366 日
1 歲有 365 或 366 日
1 年有 353-355(沒有閏月)
或 383-385(有閏月)日
1 年有 12 個月
1 歲有 12 個
陽曆月(節氣月)
1 年有 12 或 13 個
陰曆月(朔望月)
19 年
(228 個月)
=
19 歲
(228 個陽曆月)
=
19 年
(235 個陰曆月)





https://zh.wikipedia.org/zh-hk/%E5%B2%81
歲為中國傳統的時間單位,指地球繞太陽公轉的周期,即一個回歸年,具體測量方法是當年冬至至次年冬至的時間,約為 365.2422 天。


年和歲的差別
http://blog.udn.com/0c743d56/108070766
中數曰歲,朔數曰年。


年歲
https://www.jendow.com.tw/wiki/%E5%B9%B4%E6%AD%B2
中數者,謂十二月中氣,一周,總 365.25 日,謂之一歲。
朔數者,朔十二月之朔,一周,總 354 日,謂之一年。


年歲
https://baike.baidu.hk/item/%E5%B9%B4%E6%AD%B2/4695711
從冬至到下一個冬至時間長度,稱為「一歲」;
從農曆上一個正月初一到下一個正月初一,謂之「一年」。


「年」與「歲」的定義知識
https://min.news/zh-hk/culture/d2636bbacba11fa34c57ab98c89869b5.html
若以 12 個月為一農曆年(平年)時,一年為 353 至 355 天,比一歲的時間短
而以 13 個月為一農曆年(閏年)時,一年為 383 至 385 天,比一歲的時間長


甲子
https://zh.wikipedia.org/zh-hk/%E7%94%B2%E5%AD%90
農曆自正月初一至除夕,干支曆自當年立春起至次年立春(不含)止





以農曆計算生日的問題:
  • 由於月大月小並無規律,某月本年有「三十日」,下年未必有「三十日」,故若於「三十日」出生,在沒有「三十日」的年份便只能提早一日過生日,變成時而「廿九日」過生日,時而「三十日」過生日。

  • 若於「閏月」出生,則更不知何年才會有同一「閏月」。

  • 若於「閏月」「三十日」出生,則更疊加「三十日」及「閏月」兩個問題。
以「閏四月」為例,1906 年「閏四月」有「三十日」,其後的 100 年(1907-2006)只有 5 年有「閏四月」,其餘 95 年均沒有「閏四月」。

有「閏四月」的 5 年中,只有 1 年(1944)有「三十日」,其餘 4 年(1963、1974、1982、2001)均沒有「三十日」。

沒有「閏四月」的 95 年中,46 年的「四月」有「三十日」,49 年的「四月」沒有「三十日」。

若於 1906 年「閏四月三十日」出生,直到一百歲為止,只能有 1 年在「閏四月三十日」過生日,有 4 年要在「閏四月廿九日」過生日,46 年要在「四月三十日」過生日,49 年要在「四月廿九日」過生日。

對於沒有「閏四月」且「四月」沒有「三十日」的 49 年,此年的「四月廿九日」則集中了往年「四月廿九日」、「四月三十日」、「閏四月廿九日」、「閏四月三十日」4 天出生的人一同過生日。


時而 353-355 日增一歲,時而 383-385 才增一歲,顯然不及恒常 365-366 日增一歲合理,故年齡(及生肖)按「歳」(1 歲 365-366 日)計按「農曆年」(1 農曆年 353-355 或 383-385 日)計合理。從說年齡時是說「多少歲」而非「多少年」也可反映應按「歲」計而非按「年(農曆)」(公曆沒有「年」、「歲」之分,於公曆來說,「年」即是「歲」,「歲」即是「年」)計。




含公曆、農曆(陰陽干支)、日出、日落、朔、望時間、香港公眾假期的上本下三月(3M)、上年、本年、下年日曆: https://docs.google.com/spreadsheets/d/1GyUxZgvxnWmwI5ee7vd7KHHaY9RHQ4zOK4JoOrWbmNU/edit#gid=463153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