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7日 星期四

不穿同一條褲

  

1912-01-01 起,中華民國改用西曆,農曆沒有了「年號」,沒有了「年數」——不知是甚麼年——沒褲穿——迫於無奈,與「歲」同穿一條褲——原本是「歲」用的「干支」,「年」拿來一同用——導致撲朔迷離,歲年難辨。若還「年號」給「年」,「年」便有自己的褲,「歲」不需讓「年」與自己同穿一褲,可各自穿各自的褲,不再撲朔迷離,可以歲年分明:

陽曆部分
陰曆部分
中華民國
中華人民共和國
xx 歲:每 60 年循環一次 yyyy 為「立春」的公曆年份 n = mod(yyyy+55,60)+1 當 n = 1,xx =「甲子」; 當 n = 60,xx =「癸亥」
民國 n 年: yyyy-10-10 為 辛亥革命 n 週年 (yyyy - n = 1911)
共合國 n 年: yyyy-10-01 為 新中國成立 n 週年 (yyyy - n = 1949)
癸卯歲
民國 112 年
共和國 74 年
2023-02-04(立春)至
2024-02-03(365 天)
2023-01-22(正月初一)至 2024-02-09(384 天)
甲辰歲
民國 113 年
共和國 75 年
2024-02-04(立春)至
2025-02-02(365 天)
2024-02-10(正月初一)至 2025-01-28(354 天)
乙巳歲
民國 114 年
共和國 76 年
2025-02-03(立春)至
2026-02-03(366 天)
2025-01-29(正月初一)至 2026-02-16(384 天)
丙午歲
民國 115 年
共和國 77 年
2026-02-04(立春)至
2027-02-03(365 天)
2026-02-17(正月初一)至 2027-02-05(354 天)
丁未歲
民國 116 年
共和國 78 年
2027-02-04(立春)至
2028-02-03(365 天)
2027-02-06(正月初一)至 2028-01-25(354 天)
戊申歲
民國 117 年
共和國 79 年
2028-02-04(立春)至
2029-02-02(365 天)
2028-01-26(正月初一)至 2029-02-12(384 天)
己酉歲
民國 118 年
共和國 80 年
2029-02-03(立春)至
2030-02-03(366 天)
2029-02-13(正月初一)至 2030-02-02(355 天)
庚戌歲
民國 119 年
共和國 81 年
2030-02-04(立春)至
2031-02-03(365 天)
2030-02-03(正月初一)至 2031-01-22(354 天)
辛亥歲
民國 120 年
共和國 82 年
2031-02-04(立春)至
2032-02-03(365 天)
2031-01-23(正月初一)至 2032-02-10(384 天)
壬子歲
民國 121 年
共和國 83 年
2032-02-04(立春)至
2033-02-02(365 天)
2032-02-11(正月初一)至 2033-01-30(355 天)
癸丑歲
民國 122 年
共和國 84 年
2033-02-03(立春)至
2034-02-03(366 天)
2033-01-31(正月初一)至 2034-02-18(384 天)
甲寅歲
民國 123 年
共和國 85 年
2034-02-04(立春)至
2035-02-03(365 天)
2034-02-19(正月初一)至 2035-02-07(354 天)




陰曆部分的「年」沒有褲穿才迫於與陽曆部分的「歲」同穿一褲,可是,陰曆部分的「月」本已有自己的褲(正月、二月、三月、...),但卻還要搶陽曆部分「月」的褲(寅月、卯月、辰月、...)——同時穿二條褲——實屬無理——「陰曆月」應放棄「陽曆月」的褲,只穿自己的褲。

陽曆部分
陰曆部分
  歲:甲子歲、乙丑歲、丙寅歲、...
  年:✕✕ n 年
陽曆月:子月、丑月、寅月、卯月、...
陰曆月:正月、二月、三月、...、閏✕月
  日:初一、初二、初三、初四、...

與陰陽無關
  日:甲子日、乙丑日、丙寅日、丁卯日、戊辰日、己巳日、庚午日、辛未日、...
  時:子時、丑時、寅時、卯時、辰時、巳時、午時、未時、申時、酉時、戌時、亥時




以下 3 個網站對農曆的處理不相同:

便民查詢網
建議

(與「日曆網」相近)
陽曆部分
「歲」(稱「年」)、「月」隨「節氣」轉:
●「立春」為「歲」首
●12 個「節氣」為 12 個月「月」首,12 個「中氣」為 12 個月「月」中
「歲」(稱「年」)、「月」隨「節氣」轉:
●「立春」為「歲」首
●12 個「節氣」為 12 個月「月」首,12 個「中氣」為 12 個月「月」中
只有「節氣」。
「歲」(不稱「年」)、「月」隨「節氣」轉:
●「立春」為「歲」首
●12 個「節氣」為 12 個月「月」首,12 個「中氣」為 12 個月「月」中
生肖
隨「歲」(立春)轉。
舊算法隨「歲」(立春)轉,新算法隨陰曆「年」(正月初一)轉。
隨陰曆「年」(正月初一)轉。
隨「歲」(立春)轉。
陰曆部分
「年」用西曆的「年」。
沒有「年」。
「年」用陽曆的「歲」名,「陽曆月」名被視作為「陰曆月」的別名:
●「X丑月」是「十二月」的別名
●「X寅月」是「正月」的別名
●「X未月」是「六月」的別名
●閏月沒有別名
(按推算,「閏六月」的別名應為「閏X未月」!)
「年」用「民國 n 年」|「共和國 n 年」。
2024
-02
-03
陽曆
部分
癸卯年
乙丑月
丁酉日
癸卯年
乙丑月
丁酉日
癸卯
乙丑月
丁酉日
生肖
舊算法:兔
新算法:兔
陰曆
部分
2023年
臘月
廿四

十二月
廿四
癸卯年
十二月(乙丑月)
廿四(丁酉日)
民國112年|共和國74年
臘月
廿四
2024
-02
-04
陽曆
部分
立春
甲辰年
丙寅月

戊戌日
立春
甲辰年
丙寅月

戊戌日
立春
立春
甲辰
丙寅月

戊戌日
生肖
舊算法:
新算法:兔
陰曆
部分
2023年
臘月
廿五

十二月
廿五
癸卯年
十二月(乙丑月)
廿五(戊戌日)
民國112年|共和國74年
臘月
廿五
2024
-02
-09
陽曆
部分
甲辰年
丙寅月
癸卯日
甲辰年
丙寅月
癸卯日
甲辰
丙寅月
癸卯日
生肖
舊算法:龍
新算法:兔
陰曆
部分
2023年
臘月
三十

十二月
三十
癸卯年
十二月(乙丑月)
三十(癸卯日)
民國112年|共和國74年
臘月
三十
2024
-02
-10
陽曆
部分
甲辰年
丙寅月
甲辰日
甲辰年
丙寅月
甲辰日
甲辰
丙寅月
甲辰日
生肖
舊算法:龍
新算法:
陰曆
部分
2024年
正月

初一

正月
初一
甲辰年
正月(丙寅月)

初一(甲辰日)
民國113年 | 共和國75年
正月
初一
2025
-07
-24
陽曆
部分
乙巳年
癸未月
甲午日
乙巳年
癸未月
甲午日
乙巳
癸未月
甲午日
生肖
舊算法:蛇
新算法:蛇
陰曆
部分
2025年
六月
三十

六月
三十
乙巳年
六月(癸未月)
三十(甲午日)
民國114年 | 共和國76年
六月
三十
2025
-07
-25
陽曆
部分
乙巳年
癸未月
乙未日
乙巳年
癸未月
乙未日
乙巳
癸未月
乙未日
生肖
舊算法:蛇
新算法:蛇
陰曆
部分
2025年
閏六月
初一

閏六月
初一
乙巳年
閏六月
初一(乙未日)
民國114年 | 共和國76年
閏六月
初一
陽曆部分
「歲」(稱「年」)、「月」隨「節氣」轉:
●「立春」為「歲」首
●12 個「節氣」為 12 個月「月」首,12 個「中氣」為 12 個月「月」中
「歲」(稱「年」)、「月」隨「節氣」轉:
●「立春」為「歲」首
●12 個「節氣」為 12 個月「月」首,12 個「中氣」為 12 個月「月」中
只有「節氣」。
「歲」(不稱「年」)、「月」隨「節氣」轉:
●「立春」為「歲」首
●12 個「節氣」為 12 個月「月」首,12 個「中氣」為 12 個月「月」中
生肖
隨「歲」(立春)轉。
舊算法隨「歲」(立春)轉,新算法隨陰曆「年」(正月初一)轉。
隨陰曆「年」(正月初一)轉。
隨「歲」(立春)轉。
陰曆部分
「年」用西曆的「年」。
沒有「年」。
「年」用陽曆的「歲」名,「陽曆月」名被視作為「陰曆月」的別名:
●「X丑月」是「十二月」的別名
●「X寅月」是「正月」的別名
●「X未月」是「六月」的別名
●閏月沒有別名
(按推算,「閏六月」的別名應為「閏X未月」!)
「年」用「民國 n 年」|「共和國 n 年」。


2024年8月7日 星期三

建議還「年號」給農曆「年」

  

日本本來是用中國的農曆的,明朝滅亡後,1685-02-04 起,日本自行編寫曆書(但不準確)。日本 1873-01-01 起改用西曆,節日也改為西曆,如元旦由正月初一改為 1 月 1 日、端午由五月初五改為 5 月 5 日、重陽由九月初九改為 9 月 9 日、等,唯中秋沒有改,仍是八月十五。

日本 645 年開始使用年號,以年號紀年。至今仍使用。



辛亥革命後,1912-01-01 起,中華民國改用西曆,北洋政府本欲廢除農曆,但不被國人接受,北洋政府亦順從民意,致使農曆得以保留。

1928 年,南京國民政府強制廢除農曆,學日本將節日改為西曆,但民間陽奉陰違,官吏亦無可奈何,後來民間甚至陽也不奉。

1934 年,國民政府停止強制廢除農曆,不再干涉民間習俗。



日本 1873 年起棄和曆,改用西曆,「年號」移至西曆。

中國,1912 年前,農曆年份為「年號 n 年,歲次XX」,不會重覆。

中國 1912 年起改用西曆,「年號」移至西曆——「公元 1912 年」為「民國 1 年」; 農曆本來亦想棄用,但不成功,然而卻因為沒有了「年號」,年份用了「干支」——「歲次XX」、「XX年」(如「甲子年」、「乙丑年」、「丙寅年」,原本應為「宣統 4 年」,卻變成了「壬子年」),致使農曆年份由原來不易重覆變成每六十年重覆一次。

建議還「年號」給農曆「年」——「民國 n 年,歲次XX」、「共和國 n 年,歲次XX」,這樣農曆年份便不會重覆,並且可從農曆年份看出該年是第幾年國慶。



 
日本
 
西曆
和曆
1873 年之前
 
年號 n 年 如: 寬文 13 年 享保 8 年 安永 2 年 文政 6 年
 
1873 年起
年號 n 年 如: 明治 6 年 大正 12 年 昭和 48 年 令和 5 年
 
 
 
中國
建議
西曆
農曆
西曆
農曆
1912 年之前
 
年號 n 年,歲次XX 如: 太初 4 年,歲次庚辰 元壽 2 年,歲次庚申 永元 12 年,歲次庚子 建安 5 年,歲次庚辰 永康 1 年,歲次庚申 隆安 4 年,歲次庚子 永元 2 年,歲次庚辰 開皇 20 年,歲次庚申 聖曆 3 年,歲次庚子 貞元 16 年,歲次庚辰 光化 3 年,歲次庚申 咸平 3 年,歲次庚子 元符 3 年,歲次庚辰 慶元 6 年,歲次庚申 大德 4 年,歲次庚子 建文 2 年,歲次庚辰 弘治 13 年,歲次庚申 萬曆 28 年,歲次庚子 康熙 39 年,歲次庚辰 嘉慶 5 年,歲次庚申 光緒 26 年,歲次庚子
 
1912 年起
民國 n 年 如: 民國 1 年 民國 2 年 民國 38 年 民國 39 年 民國 98 年 民國 99 年 民國 113 年
歲次XX 如: 歲次壬子 歲次癸丑 歲次己丑 歲次庚寅 歲次己丑 歲次庚寅 歲次甲辰
公元 n 年 如: 公元 1912 年 公元 1913 年 公元 1949 年 公元 1950 年 公元 2009 年 公元 2010 年 公元 2024 年
民國 n 年,歲次XX 如: 民國 1 年,歲次壬子 民國 2 年,歲次癸丑 民國 38 年,歲次己丑 民國 39 年,歲次庚寅 民國 98 年,歲次己丑 民國 99 年,歲次庚寅 民國 113 年,歲次甲辰
1949 年起
公元 n 年 如: 公元 1949 年 公元 1950 年 公元 2009 年 公元 2010 年 公元 2024 年
XX年 如: 己丑年 庚寅年 己丑年 庚寅年 甲辰年
公元 n 年 如: 公元 1949 年 公元 1950 年 公元 2009 年 公元 2010 年 公元 2024 年
共和國 n 年,歲次XX 如: 共和國 0 年,歲次己丑 共和國 1 年,歲次庚寅 共和國 60 年,歲次己丑 共和國 61 年,歲次庚寅 共和國 75 年,歲次甲辰
 

「民國」、「公元」相當於「年號」(「公元」通常省略)。

「XX」為「干支」,共 60 組。

「年號」被西曆用了,農曆沒有「年號」,用「干支」。然而,「年號 n 年,歲次XX」不易重覆,「歲次XX」、「XX年」則每 60 年重覆一次。


台灣:
建議將「民國」(相當於「年號」)還回給農曆,西曆與全世界一致用「公元 n 年」。

中國:
現時農曆沒有「年號」,建議可用「共和國」作「年號」。
共和國 1 年的 10 月 1 曰是 1 週年國慶。
共和國 75 年的 10 月 1 曰是 75 週年國慶。





和曆
https://zh.wikipedia.org/zh-hk/%E5%92%8C%E6%9B%86

(日本引入中國的)元嘉曆
https://zh.wikipedia.org/zh-hk/%E5%85%83%E5%98%89%E6%9B%86

(日本 1685-02-04 起自行編製曆法)貞享曆
https://zh.wikipedia.org/zh-hk/%E8%B2%9E%E4%BA%AB%E6%9B%86

(日本改用公曆前)天保曆
https://zh.wikipedia.org/zh-hk/%E5%A4%A9%E4%BF%9D%E6%9B%86_(%E6%97%A5%E6%9C%AC)

(日本 1873-01-01 起改用)公曆
https://zh.wikipedia.org/zh-hk/%E5%85%AC%E5%8E%86#%E6%9D%B1%E4%BA%9E

八月十五夜
https://zh.wikipedia.org/zh-hk/%E5%85%AB%E6%9C%88%E5%8D%81%E4%BA%94%E5%A4%9C_(%E6%97%A5%E6%9C%AC)

端午
https://zh.wikipedia.org/zh-hk/%E7%AB%AF%E5%8D%88_(%E6%97%A5%E6%9C%AC)

七夕
https://zh.wikipedia.org/zh-hk/%E4%B8%83%E5%A4%95_(%E6%97%A5%E6%9C%AC)


紀年
https://zh.wikipedia.org/zh-hk/%E7%BA%AA%E5%B9%B4

公元(BCE、CE)
https://zh.wikipedia.org/zh-hk/%E5%85%AC%E5%85%83

年號
https://zh.wikipedia.org/zh-hk/%E5%B9%B4%E5%8F%B7

日本年號列表
https://zh.wikipedia.org/zh-hk/%E6%97%A5%E6%9C%AC%E5%B9%B4%E8%99%9F%E5%88%97%E8%A1%A8

中國年號列表
https://zh.wikipedia.org/zh-hk/%E4%B8%AD%E5%9B%BD%E5%B9%B4%E5%8F%B7%E5%88%97%E8%A1%A8

民國紀年
https://zh.wikipedia.org/zh-hk/%E6%B0%91%E5%9C%8B%E7%B4%80%E5%B9%B4


農曆新年(民間陽奉陰違,甚至陽也不奉)
https://zh.wikipedia.org/zh-hk/%E6%98%A5%E7%AF%80#%E8%BE%9B%E4%BA%A5%E9%9D%A9%E5%91%BD%E5%BE%8C


年歲對照表(台灣,農曆沒有「年」,只有「歲次」)
https://www.ris.gov.tw/app/portal/219







2024年5月5日 星期日

星期(下)

  

15 種 ISO 日曆:
 
年數
首週
首日
01/01
星期
年數
 
年數
天數
歸入上年
上年-本年-下年
歸入下年
閏年
平年
第 52
個星期
第 53
個星期
有 53
個星期
71
29+
4+
13
沒有天數
歸入上年
228
 
 
3-366-2
 
29+
4+
44
3-365-3
30+
3+
14
2-366-3
有 52
個星期
329
30
3
43
2-362-0
3
31
2
14
1-363-0
3
31
2
44
1-363-0
2
01
1
13
0-364-0
2
01
1
43
0-364-0
1
02
7
15
部分天數
歸入上年
第 52 個
星期
101
1
 
0-364-0
1
02
7
43
1
0-364-0
 
03
6
13
2
0-364-0
03
6
30
2
0-363-1
*03
*6
13
部分天數
歸入上年
第 53 個
星期
71
 
2
0-363-1
*04
*5
15
3
0-363-1
*04
*5
43
3
0-362-2
 
400
 
 
97
303
 
400
 
 
 

+ = 當年有 53 個星期 | * = 上年有 53 個星期



15 種 ISO 日曆的第 1 星期第 52 星期第 53 星期(只有 3 種有 53 星期):
首週
首日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01/01
星期
1. 有 13 年是這種
29+

4+
004+
032+
060+
088+
128+
156+
184+
224+
252+
280+
320+
348+
376+
 
2. 有 44 年是這種
29+

4+
009+
037+
065+
093+
133+
161+
189+
229+
257+
285+
325+
353+
381+
 
099+
 
195+
 
291+
 
105+
 
201+
 
 
015+
026+
043+
054+
071+
082+
111+
122+
139+
150+
167+
178+
207+
218+
235+
246+
263+
274+
303+
314+
331+
342+
359+
370+
387+
398+
 
3. 有 14 年是這種
30+

3+
         
296+
 
020+
048+
076+
116+
144+
172+
212+
240+
268+
308+
336+
364+
392+
 
4. 有 43 年是這種
30

3
003
031
059
087
127
155
183
223
251
279
319
347
375
 
098
 
194
 
290
 
       
200
014
025
042
053
070
081
110
121
138
149
166
177
206
217
234
245
262
273
302
313
330
341
358
369
386
397
 
5. 有 14 年是這種
31

2
008
036
064
092
132
160
188
228
256
284
324
352
380384
 
104
         
 
6. 有 44 年是這種
31

2
002
030
058
086
126
154
182
222
250
278
318
346
374
 
097
 
193
 
289
 
   
199
 
295
013
019
041
047
069
075
109
115
137
143
165
171
205
211
233
239
261
267
301
307
329
335
357
363
385
391
 
7. 有 13 年是這種
01

1
024
052
080
120
148
176
216
244
272
312
340
368
396
 
8. 有 43 年是這種
01

1
001
007
029
035
057
063
085
091
125
131
153
159
181
187
221
227
249
255
277
283
317
323
345
351
373
379
 
 
103
 
198
 
 
294
 
 
       
300
018
046
074
114
142
170
210
238
266
306
334
362
390
 
9. 有 15 年是這種
02

7
012
040
068
096
136
164
192
232
260
288
328
356
384
 
108
 
204
     
 
10. 有 43 年是這種
02

7
006
034
062
090
130
158
186
226
254
282
322
350
378
 
 
102
 
197
 
 
293
 
 
       
299
017
023
045
051
073
079
113
119
141
147
169
175
209
215
237
243
265
271
305
311
333
339
361
367
389
395
 
11. 有 13 年是這種
03

6
028
056
084
124
152
180
220
248
276
316
344
372
400
 
12. 有 30 年是這種
03

6
011
039
067
095
135
163
191
231
259
287
327
355
383
 
101
         
 
107
 
 
203
 
298
 
022
050
078
118
146
174
214
242
270
310
338
366
394
 
13. 有 13 年是這種
*03

*6
*005
*033
*061
*089
*129
*157
*185
*225
*253
*281
*321
*349
*377
 
14. 有 15 年是這種
*04

*5
     
*196
 
*292
 
*016
*044
*072
*112
*140
*168
*208
*236
*264
*304
*332
*360
*388
 
15. 有 43 年是這種
*04

*5
*010
*038
*066
*094
*134
*162
*190
*230
*258
*286
*326
*354
*382
 
*100
         
 
*106
 
 
*202
 
*297
 
*021
*027
*049
*055
*077
*083
*117
*123
*145
*151
*173
*179
*213
*219
*241
*247
*269
*275
*309
*315
*337
*343
*365
*371
*393
*399
 

紅色 = 閏年,每 400 年有 97 年閏年,303 年平年
(97x366 + 303x365 = 146,097 日;146,097/7 = 20,871 星期)

+ = 當年有 53 星期,每 400 年有 71 年有 53 星期,329 年有 52 星期
(71x53 + 329x52 = 20,871 星期;20,871x7 = 146,097 日)

* = 上年有 53 星期





ISO 8601 / 15 種 ISO 日曆
https://webspace.science.uu.nl/~gent0113/calendar/isocalendar.htm

https://docs.google.com/spreadsheets/d/1vDS_sALAfsTQ1FBMnL1z3Lsog5995gkEwo-8k_5Zy8c